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写在前面: 开始从原来的网站逐步搬家, 这是以前的一些文章, 记录着当时的想法, 也许有的认识太粗浅了.

 

在隆冬之际看看东北的冰城哈尔滨,但由于短期的升温而“不幸”没有领略到零下三十度的低温。

 

l  气候及相关

低温是一个北纬45度的城市,听起和北纬40度的北京差不多,但在地图上你会明显看到它们的区别,相比而言,哈市是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1月的平均气温零下22度,和北京1月的通常年份的极限低温差不多、甚至更低。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础,我虽然并不赞成斯大林的地理决定论,但绝不否认自然因素对经济社会的重要影响。

冰雪,是低温地区的一种常见现象。冰雪对作物的生长特性产生了影响,冰雪带来了城市道路的湿滑,进而对鞋子的防滑花纹、车辆的驾驶特点乃至人们的走路姿势产生影响(为了避免摔倒,在有冰的地方我们会不自觉地放低重心、欠身、屈腿)。冰雪同样形成了冰灯、雪雕等特色工艺美术品。而这些冰雪形成的根本还是低温、持续不断、可以对抗冬日日照的低温,所以在哈尔滨的雪场,造雪只需要用一个强大的鼓风机将水喷射出去、降落下来就已经洒雾成雪。

土壤。东北的黑土地,富含腐殖质,这也许与短日照所造成一年仅收一季有关、慢慢积蓄下来的地力被保持得很好。

高压线。在哈市见到的第一组高压线垂得很低,第一反应就是与冰雪有关,防止积雪过重导致线断塔倒。2008年1月湖南几省的冰雪灾害很多就是因为南方高压线通常没有抗雪设计而破坏,东北地区年年大雪也不曾有过严重的电力中断事故也正在此。

兵团。在开往城市的公交大巴上有个邻座打电话聊天。大约的内容是:今年咱们这些战友的协会组织的还不够好,应该向江西等几个省份的战友协会学习,加强交流,注重战友之间的经济纽带建设。——这里一些比较书面化的语词都是那位大叔的原话,而不是我的概括。第一个感觉是,战友指的是东北建设兵团,一种新中国早期的社会产物、深深植根东北文化;第二个感觉是,在军队熏陶出来的人讲话尤其“书面化”的特点。

饮食。时间很短,仅仅吃的一顿东北饭食是在一家当地朋友推荐的小店里。血肠、干煸肺片、小鸡炖针蘑、干炸大肠、炖肘子以及没有吃到的羊杂汤……总体的主要特点就是内脏、脂肪性食物很多,这些食物让同行的姑娘感到十分为难。我想这还是与寒冷的天气有关吧:在最高气温零下8度的天气里,一天室外活动总计约5个小时已经是倍感疲惫的一天了,走路注意防滑、抵御冷空气都相当消耗体力,还不用说穿着很多衣服进入室内会再出很多汗的损失。所以,大量油脂和肉类的摄入是必须的。

建筑:屋面、门廊、规模。哈市坡屋顶的建筑不少,而且屋顶的坡度也不小,这应该与建筑设计上考虑减少积雪有关。大多数建筑,大到哈工大主楼、小到街边的小饺子馆,都有一个小的门廊,进屋两重门。这在功能上最主要的就是防风挡雪,用一重门,开门时风雪随着灌入屋中、不利于保暖,两重门则可以一开一关、隔离风雪。建筑物的功能性在低温风雪气候的影响下自有其特点。另外一点就是体量,哈市的建筑物无论新老、不管是欧式还是现代风格,平均的建筑单体体量都比北京、山东等省市的要大得多。我想这并不是财力问题,而也与寒冷有关,同规模的一个较大单体比多个较小单体更节省供暖资源。一栋大楼可以共享暖空气,但多个楼则需要多个系统,供热效率要低。

 

l  城市规划与建筑

历史。哈尔滨,目前较多认同的说法是,这一词来自古代女真语言中的“天鹅”。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兴起于近代俄国修建中东铁路,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铁路线是这座城市最早的核心,所以现在的市区也分做“道里”和“道外”。城市脉络中另外一个要点就是绵亘而过的松花江,很多道路沿江伸展,另外一些则垂直江河,这种对水岸的依靠很像沿海的青岛和烟台。城市的第三个布局要素则是人为造就的城市中心了,教堂、广场为核心的放射型路网,来自于对古典主义的巴黎规划的效仿,与城市早期规划者的时代背景有关。在这样三种历史地理因素外,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一方面向北跨过松花江兴建新城区,并将市政府迁过去以带动发展,这一点和呼和浩特、烟台都很像;另一方面在原有的路网基础上修建高架桥环路系统、提高交通效率。哈尔滨的城市中心区的路网很密,从地图上看到的主要街道路口在实际空间上居然那么近?!这种尺度不像古代中国城市,因为道路的宽度和建筑物的比例不像是后来拓宽的、而其大小又远远超过胡同或者街坊形制;这种尺度也不像现代城市,红绿灯的布置如此密集是不利于交通的、过近的路口会把城市土地更多的让给道路而不是建筑。原因可能正在于它的规划建设是古典主义后期,城市受到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很小、而城市交通又不是以汽车为主的现代方式,折衷的结果得到这样较密的路网。另外,建筑物单体很大和街道较密也是相合的,这样才减少室外活动的距离。

 

新艺术运动的终点。学过建筑史的人都知道哈尔滨作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叶的新艺术运动的重镇地位,被称为巴黎、南希之后新艺术风格建筑最多的城市。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新艺术运动发源自法国、比利时一带,向英美、德意传播,进入俄国进而转入建成不久的哈尔滨而大为兴盛起来。但时代更迭、欧洲的新风格迅速崛起,发源地的作品留下得不多,再加上欧洲大城市的体量庞大,相比之下哈尔滨便成了新艺术运动建筑最多、盛行时进最长的代表了。中央大街、以及周边的中医街、红专街等道路两旁都留有很多。

 

大教堂的周边。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哈尔滨的几个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座东正教堂,建于20世纪初,是哈尔滨苏俄文化特色的代表。一个有趣的故事是这座大教堂的周边,开始是城市的一个小中心,后来随着城市建设对空间的追逐以及东正教在哈尔滨的衰落、教堂周边建起了许多居民楼,再后来随着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政府又进行了专门的拆迁、为教堂重修了广场,而教堂本身也变为了建筑艺术博物馆。这种对于历史的创造和变迁耐人寻味,令人想起了北京的老城墙。

 

临街与不临街。欧式建筑符号似乎是哈尔滨建筑文化的特点,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这种异域风情很迷人。一座城市的老建筑具有很多历史文化符号很容易理解,但这里的当代建筑、商品住宅楼、办公楼为什么也会有如此多的建筑符号呢?对于不高的房价来说,建筑上的花饰、雕刻、线脚都是成本的浪费,如果住户不是整幢楼的所有者、他们会对外立面有多大偏好呢?当然没有,在看到一些不临干道的房子没有那么多的建筑符号后,我才想到这和烟台的红屋顶一样不过是规划局的偏好罢了。凸现城市文化特色的规划要求,在这里运动的还是比较恰当的,因为有老城留下的明显的历史文脉。相比之下,烟台硬学青岛的红屋顶、而又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给人很弱的文化感和较多的断裂感。

 

哈工大。我很喜欢去参观大学,在昆明的三天我一大早赶去看了云南大学和云师大,在青岛的三天我专门到小鱼山看了海洋大学,这次在哈尔滨的两天也专门去了哈工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历史追溯到1920年,其校址坐落于市中心的西大直街、哈尔滨铁路局对面。校园里有两组老建筑,一组是主楼、机械楼、电机楼,另一组是校园主区东侧的土木楼(建筑馆),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折衷主义风格和苏式建筑,很大的层高空间,三角形、装饰柱、丰富的雕饰。其他新建筑不太令人满意,很普通、外墙脏脏的,但也都是很大的单体建筑物了。哈工大的校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完全不封闭,校园建筑几乎和城市建筑混杂在一起。建筑馆与主校区相隔两条街,之间有文化宫等建筑,似乎二者没有什么关系,可又说不上是两处校园。建筑馆没有院墙,直接面对西大直街开门,就像街边一栋普通的房子。主校区虽有铁艺围栏,但是主楼西首直接面对纵贯校园的教化街、一条八车道的城市道路,且又正对着法院街,“院内”还有贵新街等几条城市道路。校园中的绝大多数道路都是直接临路的,我还不能接受这样一种“开放”,总觉得似乎是城市发展对大学校园的迫害?可是北京的北理工、北外、北大等遭遇城市道路“切割”的高校也都是各自设墙、形成不同的校园,似这般居于城市中心、散开的校园还真令人捉摸不透。再有就是占地规模,可能也是因为单体建筑很高很大的原因吧,直穿校园没有5分钟我就已经置身校外了,这很像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可是哈工大的院系要远多于中财。

 

哈尔滨的城市状态只是略略瞥见,气候与历史的痕迹很重,特点鲜明,令游客留连,但今天的哈市到底如何呢?却恰恰又不那么容易被人察觉了。历史总是在传延中被不断创造的,马迭尔旅馆后边开了饮食街,古典主义建筑里面开起了麦当劳、肯德基,再过二百年那些曾经价值不菲的方砖还能支撑中央大街的历史吗?

 

 

 

2008年12月31日

烟台市九隆街

话题:



0

推荐

华蝶清鉴

华蝶清鉴

9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人,远祖籍贯安徽省,大学毕业于北京的五道口技术学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任职于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COO,Cuibar Of Office,翻译为办公室催巴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