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写在前面:谈人生是个巨大的话题,所以这是个冒险的话题。本文不是社会学调研著作,没有证明过各种观念的人群百分比,没有定义“年轻人”的年龄概念,所以,这不过是基于直接观察的杂文而已,应人所需勉强为之。

 

2010年前后的中国现代城市社会,人们的生活,年轻人的事业、婚姻和爱情如同历史上很多个时期一样,陷入了困惑。

生活如何才是有意义的?衣食住行的奔波,之后呢?如何看待家庭?如同鲁迅的铁房子,知识越多的人越迷惑,越容易在人生路上举棋不定、踯躅不前,结果惘使青春流过、只叹韶华易逝。

面对事业的机会,面对人生的选择,当时间并不紧迫的时候,人们觉得:这是人生的大事,我得好好筹划;可是这些事情的选择好复杂啊,该有些标准才对吧?可得好好比较,得出最优的结果才行。

于是,人们想出了很多标准,比如工作,要薪水丰厚、要行业有前途、要企业给自己机会……比如婚恋,要对方仪表出众、要对方工作稳定、要对方主动关爱自己、要双方有共同兴趣、要沟通有“感觉”……

按照这些标准去看,发现什么都不满意,工作换来换去似乎总是不完美,恋人和相亲了无数却都是没感觉,什么事情都仿佛无疾而终。

老人告诉年轻人:好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换出来的;好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选择是要花时间,但人至少要尊重自己的每一次选择吧?至少该对自己有些自信吧?

人无十全、瓜无滚圆。人生的道理莫不是从小听来的那些?可也许是心中没有信仰做后盾吧,知识多了,仿佛只是学会了更多的怀疑而不是相信。学过了最优化的方式和所谓理论,人们似乎可以把什么东西都最优化,这成了人生的标准和价值观。然而,即使是“发明”最优化的数学家和经济学们也从未强调过世界的一切均可如此,《家庭论》的作者贝克尔也曾明确表示理性选择仅仅是广泛存在、而不是人生的全部和最高价值。最简单的说来,最优化的条件是完全的信息,可人生中有哪一条哪一件能获得充分完全的信息来供人判断呢?

对他人和环境的要求越多就是对自己的要求越少,就是自信不足和胆怯。面对物质条件丰富的生活,有什么苦楚?为什么还不能勇敢去做事、去生活?制造太多的标准来试图衡量人生的每一次活动,是堕入生活歧路,是知识多了、却又不透彻理解者的庸人自扰。好的标准,要敢于给出评判,给出权重和分值,说到底还是自信。否则有了标准,不敢判断,有了判断不敢抉择,那么标准不成了自己胆怯和逃避的借口吗?

勇,是敢于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敢于面对生活的顺利与困难的一颗心;是知错能改、是乐于向前,所以才有“知耻近乎勇”、“勇往直前”。恃强行事,不是勇,而是莽、是横。人不知勇,喏喏无为。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无果而终者,在谋事不尽,在决事不断,莫怪他人不尽心、不称意,别说老天不公平、时不我待,否则,只不过是,怨天尤人。

生活有意义。这句话本身的意思也就是具备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标准。这仿佛很矛盾,标准多了不行、又不能没有,生活的艺术和尺寸就在于此。这就是,平衡。人都有能力的范围,按自己的能力来设定才是合适的;如果人可以对生活有标准、又能恪守而行,那诚然就是幸福;倘使没有、模糊,有标准的条例、却没有具体的描述、得分、权重,那不完整的函数程式如何能算出结果?还不如大致猜猜来得方便又放心,所谓,听天由命、顺天意。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否则浑浑噩噩而过,不如意者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不懂平衡的人们可能是非常容易陷入矫枉过正的自我困局的。有些人提到理性的做判断,一方面静不下心来真的去收集、分析足够的信息,分析不深、自己又不自信;另一方面,还没作出什么分析,又毛躁地觉得太理性了不好,缺少人情味、感觉才重要。结果很自然就是做而未尽、不伦不类,而这些人又因为不自信,所以没有勇气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往往归因到其他因素或索性纵容本来不存在的不可知,比如“理性判断根本不可靠”、“我就是做这事(或对这人)没感觉”。这么做,起因是不懂、也不能静下心来探求自己的平衡,结果就是放弃追求自我成功与幸福、让“随机过程”来操作自己的人生,只会留下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后的无助,数年后感叹自己不够幸运。

诚然,社会体制的公平是重要的,否则人生苦海无涯。但对于单个个体而言,一般无力改变巨大的社会体制的时候,个人的生活决策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智慧,不是做数学题的正确率,是能闻、能思、能决。勇气,不是敢蹦极的胆量和体力,也是能闻、能思、能决。

人的自尊,该有自己的价值观,那确是一套标准。但在“自知”和“量力”的微妙平衡中,人应该寻求到那属于自己的价值,才好最顺畅的去评判生活的事务、做自己负责的决定。倘使只是有一大堆的条目、又不知道什么样算合格,最后堕入不可知的“随便”,可内心里又不服气,觉得不甘心、不愿意“碰上什么算什么”。这种矛盾,就是超出人的能力的不平衡,因为对于标准,模糊等同于没有,没有标准还强调要照着做,依照的到底是什么呢?这才是矛盾的根本。所以,生活的根本在价值,价值贵在平衡,平衡需要自知为基础的自信。否则无论是择业还是择偶,都将陷入将军百战死的恶性循环。

反而,那些幸福的人,却只是在大概的标准下“随便”找到一个,然后一头深入进去、用自己的真心和努力去改善。为什么标准很粗糙的人会经常成功呢?他们考虑的不周到,模糊不是等于没有吗?差别就在于此,一致性。这里的大概,人的标准只有大概,比如,工作只要大企业就可以、不论什么岗位、未来总有机会,再比如,择偶只要人的道德水平好、孝敬父母、善待朋友、什么收入学历志向都可以慢慢来。人的标准不过如此“粗糙”,但人的选择也仅限于这些,对自己能把握的事情做判断,然后珍惜爱护,这是平衡的。前面一段讲的问题在于,标准很多、可又不细,希望标准多、自己又不能把握,选择的标准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是在强迫自己做把握不了的选择,所以得到了又不肯定、不够珍惜、甚至不知珍惜,结果一直是眼高手低的失衡状态。

平衡,这个词不是笔者的发明,换成孔夫子的“中庸”(找寻不极端的标准)是意思差不太多,换成老庄的“无为”(个人按自己的能力不做越界之事)也很接近,甚至和谐社会的概念都是差不太多——当然这里不去探讨这些文化概念被引申出太多的含义和理论谱系。所以,人生幸福的道理,其实没有变过,是人是否还在尊重和参照这些价值观来生活的问题。我们从小就都知道了人生幸福的真理,但太多怀疑让一些人偏离,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说,大道理最好讲。

 

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

北京市驼房营

话题:



0

推荐

华蝶清鉴

华蝶清鉴

9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人,远祖籍贯安徽省,大学毕业于北京的五道口技术学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任职于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COO,Cuibar Of Office,翻译为办公室催巴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