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现代中国的历程》是黄仁宇的一部文集,收入的文章大概这么几类:关于黄氏所谓“大历史”观的,关于资本主义数目字管理等特质的,关于黄最熟悉的明代财政史的,关于蒋介石的。对于此,我只能说对财政史的部分有些兴趣,也许该先读《十六世纪明代的财政与税收》更合适。不过说来,我其实是第一次读黄仁宇的作品,之前总把他归入畅销书作家、觉得不够严肃,所以很不熟悉他的著作体系。这里权且把一部分财政史的内容记下吧,再零碎记几个知识点。

 

l  明代的兵力不足

明代北京驻防78卫、共38万部队,南京诸卫驻防12万人,但一闻战事却不见力量,这是为什么?广西军队洪武年间12万人,1492年(弘治五年)只剩1.8万人(15%);江西南昌左卫定额4753人,1502年现役仅141人。严重的不满员,原因何在?根本上是卫所制度背后的世袭军户制的缺陷长年积累而成的。

军户每人授田50亩,但实得不超过20亩、甚至可能在其他县,基本的军饷、军粮也是非常有限的,而在洪熙朝以后,宝钞贬值上千倍、皇帝惯例性的赏赐也缩减无几,使得军户的收入无法生存。而军屯本身从来也无法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拖欠俸禄俸粮可能长达2年、6年、甚至9年,并且以高度贬值的货币支付。士兵只能得到原值5%的货币,甚至被折为4两胡椒。而负责漕运的军户要自己承担修缮费用,骑兵还要保证马匹服役15年(除非战死,否则马匹死亡要士兵赔偿,而为了防止士兵没钱,军营索性直接预扣除部分军饷)。直接的结果就是士兵大量逃亡,北京卫所的实际兵力不超过6万人,还大部分被征做皇家建设的劳工,真正有武器的不到1万人,还包括代人服役的乞丐。

边镇的情况好得多,但也只有满员的40%1487年,长达2000公里的北方边境线上也总计只有大约30万士兵。

正统初年以来,军镇开始通过募兵来补充兵源,16世纪成为了通行的做法。雇佣兵有5两银子的奖励,稳定的报酬,马匹和衣料也由国家供应。

l  昂贵的长城

16世纪,修筑长城的费用也十分惊人,大约3951两银每公里,但这是不计算劳工价格的数字,如果按照雇工而不是征伐劳工计,总成本将是上述的7倍。

l  坐支

16世纪,帝国中央政府仍然没有区域性金库,每个财政部门直接把赋税送到支出机构那里,收支抵消。而在现代会计来说,坐支是出纳和记账的大忌。

l  折银

1443年比例是每石0.25两,1457年升为1两。

16世纪初,中央政府的年收入不足3000万两银;相比之下,1900年清政府的年收入仍接近1亿两白银,相当于1700年英国的水平,但1700年英国的人口仅为1900年中国人口的2%

提编制,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开始在南直隶施行,民兵户可以缴纳12/年来免除兵役。

l  田赋

由于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十六世纪的田赋加税时,常用丁四田六模式收取,即40%由登记在册的成年丁男缴付、60%由土地所有者承担。但土地的税负缴纳义务是可以自由约定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在转让价格中约定税负的情况。

l  军费预算

16世纪的军费需求大约要供给14个边镇和内陆驻防的约50万人(记载人数84.5万人)和10万匹战马的部队。这样估算的军费大约850万两,而如果有战事,军费至少要1000万两。

而对于汲取能力不足的明帝国中央政府而言,这样的支出无法应付。于是,尤其南方诸省面对倭寇、缅甸等外患侵扰时,最开始是想中央“要”粮饷;但由于中央无法筹募资金和物资,16世纪80年代,曾授权云南可以向四川“借”;1594年,万历皇帝又谕旨“兵饷自处,不得再借”;而云南的自处,也只得把皇帝的旨意当作一种授权,在采矿等方面加税来满足收入需求。

17世纪的年度军费则需要达到2000万两/年,其中每兵的饷银18两,50万人就是900万两;军官收入大约200-300万两;军械马匹大约800-900万两。但这已经足以压垮明朝廷的财政系统,虽然这只是相当于300人供养1名士兵(1.5亿人口)。

而取而代之的清代财政收入在开始也大体相同:1653年,粮食567万石,白银收入2129万两,榷盐收入213万两。如按照0.7/石米计算,总收入2739万两。但是很快,康熙初年的粮食收入就达到700万石,白银2700万两,榷盐收入270万两,合计则达到3460万两。

(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华蝶清鉴

华蝶清鉴

9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人,远祖籍贯安徽省,大学毕业于北京的五道口技术学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任职于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COO,Cuibar Of Office,翻译为办公室催巴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