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写在前面:以本文的发布祝贺一位多年老友的生日,讨论交流的议题也契合本文内容。

 

本书是一位政治学者大约十年前的旧作翻译而来,虽然对当代政治作品,相隔10年应该有很多可更新的内容,但翻译是不允许增补内容的,这也使得我们能看到一个历史性的文本。

对于本书所提出的“行为联邦制”,笔者略有不以为然,但觉得本书作为对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政治的考察却是很好的材料,是所谓的“改革开放时代”或者“后毛时代”比较好的一个方面的观察——在经济体制方面。

还是要说下“行为联邦制”。这个概念的实际背景就是“放权”,1980年代开始在中共高层探讨和实践的“政治放权”、“经济放权”。本质上是结束毛时代的高度集权,通过强制、互惠、协商三类机制来重新调整中央-地方关系,给地方政府注入活力。这样一种行政思路,在现实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是二十世纪末政治改革的成果。比如,承认地方税收、财政、人事的相对独立,允许地方一定程度的政策、财力倾斜自主,但同时对于地方主义问题也做控制、通过党管干部的机制来调节和纠偏。

1980年代的十年,改革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几轮,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放权的问题似乎有所过度,“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尴尬怪圈。物价大起大落是很明显的问题:通货膨胀率,1988年高达18.8%198918%,直到1993年仍有13.4%199424.1%199517.1%。第二个问题是放权之后,中央财政的力量下降,更加无力推动改革、完成地区间平衡和建设教育等公共服务。

l  改革初期的政治放权

1984年,中央将下管两级制度改为下管一级制度,即中央只直接任命省部级干部,而对地市州区级干部的任命不再直接管理、交由省部级领导。这种行政上的放权使得(省级)地方政府真正有了相对独立的权力,在“党管干部”的框架下地方首长也具有安排施政团队的力量。

这有两个背景:其一是此前的地方大区;其二是关于党管干部的制度。

当然,政治放权在中国这不是首次,建国初期六大地方局是颇具权力的,东北政府甚至单独发行货币。所以,很快,东北局书记高岗和华东局书记饶漱石都遭到了整肃,1954年中共撤销了大区行政体制(《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中央直管各省,把“地方主义”作为一种政治错误。从金元时期开始延续明清大约800年的行省或总督式大区制度完全结束了。之后有过恢复,但已经没有此前辖属各省的地位。1954年的在任各局第一书记分别为:

中央西北局:彭德怀;中央东北局:高岗;中央华东局:饶漱石;中央华北局:薄一波;中央西南局:邓小平;中央中南局:林彪。

1954年宪法规定省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地方代表,而此前,各地方大区是有着巨大权力的,比如东北人民政府,1949827日成立,辖区包括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松江省、黑龙江省、热河省、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旅大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东北政府设主席,下属教育、财政、工业、交通等各部、人民法院、东北银行、东北科学院等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政府。

关于党管干部,可见于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中央的地方党委都应该建立组织部,这些组织部门负责现在党、政府、群众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各级政府都应该建立人事部门,协助党的组织部门管理干部。”即当负责管理领导干部,政府人事部门管理一般干部。

l  经济放权

经济的放权在新中国并不是改革开放的先例,1958年,中央政府执行了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央-地方关系决定,国企下放、计划下放、税收下放。中央直管的企业从1957年的9300家减少到了1958年的1200家,中央管控企业的工业产值从40%下降到14%。中央管控的计划工业品占比下降到58%。中央直接征收的税收比例由40%下降到20%

1961年开始,中央政府开始调整,逐步增加经济控制权,但毛泽东仍然坚持他反对官僚主义的观点,1966年毛泽东写信给刘少奇说:“一切统一于中央,卡得死死的,不是好办法。”1970年代,新一轮放权开始,1965年的10533家中央直属企业到1970年只剩下142家,工业品产值占比从42%下降到8%

l  苏、浙、粤的改革模式

1980年代-1990年代的放权时代,中央-地方关系有很多变化,在经济、政治领域,在各地还有不同。本书选择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政治发展模式,概括其大特点而言:

江苏,以集体制经济发展为最大的特点;

浙江,以民营制经济发展为最大的特点;

广东,以官办企业发展后的收权为最大特点。

同时,在体现作者所谓的互惠、谈判、强制三个维度。

80年代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样板。耿车模式(宿迁县耿车乡)、温州模式、泉州模式、苏南模式。

²  苏南模式:在江苏农村,相对贫苦的苏北地区较多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较富的苏南地区较多实施集体合同制,1982年有82%的生产队仍活跃着。乡镇企业方面, 1984年无锡县堰桥乡实行“一包三改”,即厂长为主的经营承包制,改干部上级任免为合同选聘制,改工人的政府分配为合同制,改工人的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

²  耿车模式:缺乏发达经济基础和意识,农业和手工业同步发展,发挥农户积极性,亦工亦农,结合自身情况不盲目照搬苏南、温州模式。

江苏:1980年代,江苏省的GNP规模和广东相当,但江苏上缴的收入大约是广东的4倍。无锡市的收入是佛山的15倍,和广东省的上缴总量相当。1977年,江苏开始实行财政制度改革,固定比例包干。常州市试行“增量合同制”,三年一个周期。1979年市政府保留了3%的工商业利润,1980年保留了20%的折旧基金。

浙江:浙江从传统时代以来一直具有发达的商业传统,20世纪初浙江也有着大量的对外商业移民。据统计,1933年有超过2万名的在欧洲商人是从浙江青田县来的。1950年代,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浙江遭到了来自个体户的抵制,1955年农业合作社的数量从53114家减少到了37507家。1957年,家庭承包责任制被中央强令停止。从1980年到1985年,浙江的国营企业和雇员增加67%65%,集体所有制增加了166%130%,民营部门则增加了19倍和24倍(但民营和合资部门只创造了5%的工业产值,集体制聪35%增长到59%,国营从65%下降到36%)。

在温州,1957年以后有余投资几乎停止,温州被定义为了台湾前线地区,1966年到1976年的工业增长率只有0.1%1980年代中期,国营部门只生产了总产品的18%,集体和民营合作社52%,民营个体占30%。甚至1988年,国有企业中55%-80%的工人有自己的第二份工作。

广东:由于在历史时期大部分处于边境化外地区,广东地区的政治革命性和独立性在近代以来一直较高,而在新中国伊始又任命广东人叶剑英元帅署理广东,虽然其后曾调任毛的亲信陶铸主政广东以防止地方主义泛滥、陶因为政绩突出而晋升政治局常委,但是,改革开放开始,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上书中央要求给广东特殊的政策地位。接着,任仲夷大量任用本地干部,使得,1978年开始直到1998年的20年广东几乎完全由本地官员控制。在1998年李长春到任后才开始稍有变化,省委书记不再由本省人担任,但省长等职位仍由本省任职的特点却几乎没有改变,直到2013年仍然如此,而这种持续的现象在五个民族自治区之外的省级单位是少见的。

广东的大量优惠政策使得其享有了巨大的改革收益,其他内陆省份有所不满,广东官办企业(中央或地方、或官员及亲属控制的企业,并借助了其党政军界背景获取资源利益)丛生,走私泛滥,党政腐败严重。1998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新一届中央政府整肃腐败,同时期调任建行行长王岐山任副省长主管广东金融。

 

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省级联盟关系,从1984年开始举办,西南地区的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还没成立前,工农业总产值仅1047个亿,而到了2006年,GDP已经达到了23000多亿元,增加了近21倍,22年间中央各部委对协调会的重视程度一度不断提高。这一组织最早是在胡耀邦视察西南时提出的“大西南”概念,总共举办21届。

 

 

20131110日星期日

北京市潘家园

话题:



0

推荐

华蝶清鉴

华蝶清鉴

9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人,远祖籍贯安徽省,大学毕业于北京的五道口技术学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任职于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COO,Cuibar Of Office,翻译为办公室催巴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