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书是北洋政府的山东省长熊炳琦之子、北大熊正文先生在燕京大学毕业的硕士论文,作于1934年,距今已是80年时间。

如果站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经济史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这本书方法结构、史料资料都相对普通,而立论论证更是太过简单——对于每个朝代的利息问题都归于高利贷、而后指向逼迫农民破产。但是,在当时资料获取没有电子化的时代,本书也是需要一定的历史文献功底才能完成的研究,是一本十分简明的利息通史。

按照本书体例,中国古代利息可以划分为官贷、私贷,又可分贷谷、贷款。有息的借贷活动在周代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战争频发,很多诸侯也需要向富商借贷解决军费开支。官贷利率大约20%/年。到汉代,官贷谷物提供赈济性质,无息提供,私贷上限一般在一倍(即100%年利率),汉文帝时出现了利息税以限制,税率按贷款本金的1%。唐代出现公廨本钱,即基金制行政集资,用于官员的理财、对官员和个人放贷。唐代也对民间利率做出了50%为限的法定限制,实际中的利率一度也较低,但仍有超越限定的存在。宋代出现了官办抵库,当铺作为一种金融机构出现,借款也更多出现了有抵押借款的形式。元代施行钞本,国家出资做放债基金,用利息盈余支持惠民药局、驿站等公益事业的行政费用。私贷者,如寺观、书院也采用基金形式放债取息用于经营。元代出现了“羊羔利”,所谓倍息倍母,也就是复利计息。明清两代总体还是延续历史演化形成的框架:赈济型的官方贷谷几乎免息,贷款则官方指导利率、民间私贷利息较高,官方通过法令、税收等政策适当限制私利过高。同时典当行业普遍发展起来,质押贷款的比例提高。直到6晚清民国期间,西方商业银行模式启动,大清银行的成立、外国银行的进入才使得社会利率大幅下降。甚至这个利率水平一直波动延至今日。

有关利率,经过本书的整理,可以记录这样的几条曲线:

1、私贷利率

 

朝代年号

公元纪年

年化划利息率

春秋齐,管子

685

100%

秦朝

227

190%

汉代景帝初年

154

100%

唐高宗永淳中

682

100%

唐代宗大历中

772

100%

唐穆宗长庆中

821

100%

宋太宗中

987

100%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1010

100%

宋神宗熙宁二年

1069

100%

元太宗十二年

1240

100%

元世祖中统元年前

1259

100%

元世祖初

1277

100%

明宣宗宣德九年

1433

100%

明英宗正统中

1443

100%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

1478

100%

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

1555

60%

清圣祖康熙十一年

1672

80%

清高宗乾隆三十年

1765

100%

清仁宗嘉庆十九年

1814

100%

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36%

 

2、官贷利率

 

朝代年号

公元纪年

年化划利息率

周朝初年

1115

10%-20%

王莽新朝

公元5

10%

唐贞观十五年

641

96%

唐元和十年

815

20%

宋熙宁二年

1069

20%

宋景定四年/元中统四年

1264

18%

清道光十五年

1835

10%

清道光十九年

1839

10%

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3%

 

3、历代法定利率

 

朝代年号

公元纪年

年化划利息率

周代初年

1115

15%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

728

40%

宋太祖时

960

72%

元太宗时

1229

100%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

1289

36%

明隆庆律

1367

36%

清顺治律

1644

36%

清宣统律

1909

36%

 

 

2014711

北京市潘家园

 

话题:



0

推荐

华蝶清鉴

华蝶清鉴

9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人,远祖籍贯安徽省,大学毕业于北京的五道口技术学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任职于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COO,Cuibar Of Office,翻译为办公室催巴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