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写在前面:本文最早写在2007年,现在原文转贴过来并做了些补记。

 

最近的两年去过几个城市,由于是搞房地产,所以了解一些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概况。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城市的政府都向东搬迁?

这个现象也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中是否有何逻辑,我至今不能理解,在此把具体情况作个介绍。

首先是北京。北京市内有国务院各大部委、党政中央机关、全国人大政协、解放军武警各总部等众多中央机关,北京市市级各类机关也驻地于此。2004年开始宣传在北京东郊的通州区预留市政府用地,计划市政府及有关机构迁出北京城区、在东部建设新城。很多相关的规划都在探讨之中,但似乎还并没有确定的公告和相关的建设。因为至少是奥运会的缘故,使得这一计划必须延后。

其次是济南。济南市和北京有着类似的情况,省府和市府都在城里。济南也是在最近的15年规划中把东部规划为文体-政务中心,市政府东迁至龙洞路一带和奥体中心接近。但这一计划在2007年3月左右被新任省委书记和市长宣布暂停,即将竣工的市政府综合大楼将建设完毕后有待处理。

再次是烟台。烟台市委、市政府及部分委办局从老市区芝罘区东迁莱山区,除办公楼之外还建设了体育公园、大学区、住宅区、酒店。这一建设开始于2003年左右、目前已经完成主要建筑的修建,大量的住宅小区正在建设、投资密集。但值得一提的是,据说,烟台市政府的迁址没有经过国务院民政部的批准。

最后是呼和浩特。呼市的情况兼具济南和烟台的特征,市政府迁出老城区而区(省)府留在城里,计划在新市府周边拓展规划建设新城区。不过,呼和浩特的城市规模很小,二环路以内的全部市区面积也只有20分钟车程见方。而且,在二环之内的区域尚有大量的未建设地区,在东二环之外建设的新市府仿佛一座建在了村庄里面的小城。

此外,我去过的城市中值得一提的还有:青岛和荣成。青岛的政府东迁时间早在1994年,这一举动有效的带动了目前青岛的香港路和崂山区的发展,全面开发了青岛的南线海岸。荣成市是威海市下辖的县级市,规模很小,近年刚刚在近海地区建设了新的政府办公区。

这样多的城市都进行了政府东迁,令我感到这似乎不是一个巧合,于是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政府东迁”,结果还发现了石家庄、德州、连云港、台州有关于政府东迁的报道。在这相关的10个城市中,除了台州,其余九个都属于北方城市。

 

问题一:城市迁址的理由主要是什么呢?是发展经济。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中小城市,市政府所在地一定是城市的中心繁华区,“市府街”通常是一条不错的、宽敞的街道。一个中小城市,缺乏足够多的人口形成城市生活消费、也缺乏足够多的金融服务业来支撑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个中小城市而言,没有足够大、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夫子庙那样的老商业中心,更不说像北京的国贸-朝阳门、青岛的香港路那样的金融、酒店密集区。城市的规模效应不能吸引那么巨大而密集的城市投资,那么如何把经济的关注点聚焦呢?依靠政府投资。市政府可以建成一座形象突出的高大建筑物,周边可以规划商业金融、把这座城市最大的银行、保险公司、写字楼全都集中在市政府周围。一来相互为邻的话有利于企业到政府办事,二来集中了城市经济的全部火力打造一个像样的城市中心。城市中心,由建筑构成,聚集人们的活动,人流可以成为商业的财富。这就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出路。

当然,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有很多办法,但把城市首先做大、聚集人口是根本的。北京、上海、武汉、重庆都不发愁城市的发展,只是如何做出特色、如何解决好有关问题,根本上说就是人口聚落的支持,只要有五百万人住在这里,那么他们就需要工作、需要衣食住行,这就创造了巨量的经济需求和劳动供给,这就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烟台市区只有勉强一百万人,怎么办?荣成市的人口更少,怎么办?人口不能创造足够庞大的需求来转动城市经济。

GDP的一种计算方法是:Y=C+I+G+NX。从这个模型来讲,如果人口不能带来足够的消费,那么只有吸引外部的投资或者进出口,而此外更直接的办法就是政府投资。罗斯福总统就是用这个方法重新启动了大萧条之后的美国经济。

中小城市的规划都需要自己制造概念。如果它们要造一个中央商务区、搞一条国际金融大街,恐怕都很难无法让投资商相信,但在市政府周边建一座新城却要可信得多。最基本的原因还是人口,大量的公务员宿舍楼很可能聚集起众多的人口。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政办公可能是一座城市中商务需求的重点,各种配套与之相随左右也通常是最有利的选择。北京在奥运会之后还有什么城市卖点?新城就是一个理由。

 

问题二:可是为什么都是向东而不是其他方向呢?地理、资源、文化心理。

 

方向本身可能受到客观的约束,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因。比如北京和济南,城市东部是平原地区,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交通便捷性。北京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区,济南的北部是黄河、 南部和西部也是山区,这都成为约束城市建设的地理条件。

特别的自然或城市资源也可能影响迁移方向的因素,比如烟台和呼和浩特都是把市府迁向了更接近飞机场的方向,而荣成是把政府迁到了大海之滨。

文化心理有可能在选择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很多人,至少是北方人在被我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自然的回答: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希望;总不能放到西边去吧?这好像一个小学生的回答,但正说明了我们在观念中对东方的认同与好感,使得选择东方成了脱口而出的原因。观念有的时候就是迷信,没有人希望自己在任何一种文化的解释中处于不吉利的地位。

 

问题三:东迁成功了吗?

 

这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综合问题,那么就很难回答。如果仅从其发展经济的目的的完成情况来看,是可以做个比较的。

青岛的东迁经历了10多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完全构造了一个青岛的新城市中心,而且新老城区的距离合适、形成了自然的城市过渡,使得两点一线都得到了启动。

烟台和济南的东迁也都收效甚丰。烟台市政府的东迁是政府在前、开发在后,政府大楼和多条市政道路全部修建到位之后,营造了全面的新形象再开始房地产开发。一方面,这种做法不虚嚷概念、令开发在规划的指导下比较有序,而且价值较高;另一方面,这一举动也显示了烟台市政府雄厚的财政实力。但如果传言属实的话,未经批准的妄为举动的确是东迁的唯一不足。济南的东迁虽然被“叫停”,但城市战略规划指出的“东拓”之路并没有停歇,奥体中心、高新区、东二环,一系列地段的开工建设、地价升值都已经实现。

北京的东迁目前仍然是一个概念。但通州作为距离市区最近的郊区,其价值已经不断提升。不过北京目前经济已奥运为主题,加之城市发展的多元化,东迁还没有张显太多的意义和效果。

呼和浩特与荣成的东迁在我看来并不怎么成功。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城市自身的规模本来就很小,老城区没有完全建设出中心的感觉就建设第二中心。呼和浩特的结果是新区坐落偏远、缺乏人口,荣成的结果是人口被拉长、摊薄、人口密度下降,二者都没有体现出多经济发展的提升。

最后,我仍然感到对这个问题似乎只是触及了皮毛。如此多的东迁在于怎样的一种暗合呢?莫非是在前年文化观念的深处效仿周平王迁都洛邑吗?

 

 

2007年9月21日星期五

烟台市市府街

 

 

先是对原文的几点补记:

1、  北京的通州新城规划还在发展,两条城市轻轨、两(三)条城市东西干道延长线通往通州区都正在施工、一些2012年即将通车。但北京市政府东迁的事的确被放下了。

2、  济南的东部政府新大楼,龙奥大厦已经建成使用了,但一直没到过济南不确定市政府是否已经搬过去了。

3、  烟台的东部发展不断繁荣,人口密度提高,地产开发持续升温,以莱山区市政府为主心,通过市政道路建设,已经辐射了非常庞大的区域开发。

 

本文初稿后的五年又去过一些城市,却发现向东可能并不尽然,但也许是中国东部的城市才更喜欢向东?

郑州:市政府保留,省政府东迁,建设了郑东新区。这也是我所见过的规划执行力最好的一座新城。

湖州:市政府保留,吴兴区政府东迁建设新城。

上海:越过黄浦江发展了浦东新区。但上海这种超大型城市其实向各个方向都在扩散。

大连:在主城区东部的金州发展开发区、新城、新机场。这可能是西边已经是旅顺港,而只有东北方向连接大陆的延伸,其它被海包围。

湛江:向东修建大桥跨过广州湾发展新城。

成都:向南发展了天府新区。

昆明:向东/向南发展了成贡新城。

贵阳:省府保留,市府向西建设了金阳新区。

重庆:越过嘉陵江向北的江北新区、北部新城是城市发展的主方向。

 

2012年10月27日

北京市潘家园

话题:



0

推荐

华蝶清鉴

华蝶清鉴

9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人,远祖籍贯安徽省,大学毕业于北京的五道口技术学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任职于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COO,Cuibar Of Office,翻译为办公室催巴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