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续前)

3、  江南城镇的兴起

宋代以来江南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提高(除去战乱年份),江南的城市人口比例在南宋后期达到15%,明后期(1620年)15%,清中期(1776年)达到19.2%,清后期(1860年)21%。清中期的全国城市人口比例7.4%,江苏省13.6%,浙江全省10%

以清乾隆时期为例。从城市类型看,江南地区除了人口超过50万的中心城市(如江宁、苏州、杭州)以及八府一州的大城市(人口约5/城),还有大量人口在1万人的县城或中型市镇和人口在4000-5000人的小市镇。一个以商贸聚集度为特征的市镇体系遍布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除了乡村交易产生的集镇和军事目的形成的军镇,还有地处交通要道成长出的商道市镇,靠近大城市的卫星市镇,和地方特色商品生产和贸易产生的专业市镇。例如,湖州府双林镇,吴江县同里镇,嘉兴府王泾镇,松江府枫泾镇,乌青镇,乌泥泾镇,乌程县南浔镇,苏州府盛泽镇,嘉兴府濮院镇。上海南宋时原也为一巨镇,元至元年升为县治。

人口。双林镇,产包头纱,全国来此贸易,据县志记载,明初人口千余,至明末人口1.6万余人,清初侨民日增,人口多至2.1万、超过一个县城的人口规模。乌青镇,明嘉靖时居民不下四五千户,清代超过万户,民国时达3.8万户、11.5万人,超过管辖它的乌程乡、湖州府,誉为“浙西垄断之所”。

面积。乌青镇,周长18里,而明代湖州府城、嘉兴府城仅12里。

产量。湖州府菱湖镇,1878年的生丝产量达50万公斤,超过宁波、绍兴两府产量之和,与杭州府全境产量相当。

市镇之大,非江南独有,明清时期的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等规模不仅超过府县,甚至比肩省会城市。但江南地区的巨镇,却始终无法达到江南的四五个中心大城市的水平。

江南市镇网络的形成,与南宋的移民潮有很大关系。首先,古代移民一般都是政府强制性迁徙或者家族举族而迁,其结果是一般形成凝固性与封闭性的经济单位,如唐长安、东晋南迁等。但南宋的南迁,大多为小家庭自主决定的迁徙,因此,较好地融入了迁入地社会。

4、  江南与全国的商品流通体系

江南在明清时代成为了全国经济的中心,其支撑起来的商贸体系大致可以概括为:

1)       米谷的输入:从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清代“湖广熟,天下足”。米谷从四川、湖南、江西运至苏州米市,再转至湖州、松江、嘉兴等地,从运河、海港再向苏北、福建转运。南宋以太湖平原为主,明代江西赣州供应南昌、苏州为盛,清代湖南跃居首位、辅以清前期四川移民开荒余粮。清中叶长江中上游输出稻谷每年在2400-3200万石,按口粮计可养活800-1000万人[但实际大量用于酿酒]

2)       豆及豆饼输入:棉田、稻田肥料和饲料的豆饼,主要从华北、苏北、皖北以及后来的东北输入江南,道光时期的年输入量约2000万石。

3)       其他原料与特产的输入:(1)木材。宋代浙皖赣山区的木材,明清湘川黔山区的木材,以及福建木材。(2)铁器。福建铁器自宋代输入江南,广东佛山兴于明代。(3)糖。广东潮州、台湾为蔗糖。

4)       丝绵制品的输出:宋代开始,江南绢帛、麻布输出,但数量有限,元代棉布兴起、替代麻布,到明清时期苏松成为棉布主产区。明代主要北方运来棉花(华北的“北花”和湖北湖南的“襄花”),江南输出棉布;清代则出现江南输出与输入等量的棉花(质量、品种不同)。据方志研究,全国三分之一的县没有家庭纺织业,尤其东北、青藏等无棉区用布量更大。1860年,松江棉布占全国商品量的8.1%、价值量的10%

湖州、嘉兴、杭州的丝绸是最集中产地。湖丝是最优质的绸缎原料,连广东的粤缎,号称衣被天下的泉漳纱帽,都是独仰湖丝。丝绸输出,明代大约每年38万匹、38万两银;清代大约每年1000万匹以上,1500万两银。

江南地区以高密度的人口,成为中国的制造中心、商贸集散中心,输出高附加值的商品,消费和转运大量资源性产品。从生产中心转为商业中心,实现了传统时代的产业升级。

 

(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华蝶清鉴

华蝶清鉴

9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人,远祖籍贯安徽省,大学毕业于北京的五道口技术学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任职于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COO,Cuibar Of Office,翻译为办公室催巴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