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复旦文史研究院2008年专题讨论会的结集,是专刊系列的第二部,可能也是最薄的一本了。

主题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学方法与立场”。

 

民间信仰应该是观念史研究最重要的一个领域。这么说是因为,观念史的研究对象范围很难界定和纳入规范化,而没有一定的形式约束力、或者统计性、或者普适感应、或者逻辑推演的严密性的话,一项研究的说服力很难被认可。而之所谓观念,指的是大众心理的一种潜在认识或者说固化认识,具有着惯性的那一部分。这样的范畴成为了社会运行的中介原则和指标,是孕育和承载各种社会规律的载体。然则,这个定义也许太过庞大,所以,要想整理为可以研究的“数据”序列是不容易的。而如果选取有代表性的细分范围也同样不容易。借助利益反馈原则或者超验原则来看,信仰是一个良好的方向。一来,信仰是普遍的,是人群的共同观念集群;二来,信仰接触到了人们观念中敏感的部分,是寄托的关怀,所以,相比而言其反馈出的可记录信息的真实性总体尚可(当然,仍不排除言不由衷的隐瞒)。所以,民间信仰虽然不及高级宗教,没有更多的文献和历史遗存可作为资料,但也同样有着观念史的价值,尤其对于中国这种高级宗教与民间信仰发达程度相当、未出现高度政教合一状态的社会而言更有意义。

 

民间信仰在中国传统时代的地位并不低。一方面,各地的地方信仰本来就十分广泛,包括榜样式人物、动物、山地等,其生发自然而然,不像高级宗教那样需要专门的渠道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国家政权为了避免大泽乡起义那种装神弄鬼的方式影响政局稳定,也鼓励“子不语怪力乱神”、禁止淫祀,同时将一些民间信仰吸收进入国家范畴、甚至进入道教、佛教的谱系——比如关公、碧霞元君、妈祖、城隍等。

l  四教并称与信仰普及

清乾隆时期,有儒、释、道、巫四教并称的说法。巫教指的是闾山教、王母教等民间信仰。而从人类学角度,民间信仰包括各种秘密宗教,也包括谶纬之说的预言——如《推背图》、《烧饼歌》之类。在中国历史上,陈胜、吴广,刘邦,刘秀,曹丕等等的登位都利用过这些关于异象或者预言的。《水浒传》里的石竭天意不也是如此?

甚至直到近代、当代,在文化惯性之下依然如此。俞平伯的祖父清末大儒俞樾晚年曾有过一些预言,即《曲园老人病中呓语》,而陈寅恪、顾颉刚等学者都玩味尤久,比照事实应对、深信不疑。

唐宋以来,中央政府对一些重要的民间信仰开始封号、纳入政府意识形态予以管理。1370年(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神号改正诏”和“禁淫祠制”等礼制改革,要求废除孔子以外所有唐宋以来授予的祠庙和神灵的封号,并规定庶民只允许祭祀祖先、土谷之神及灶神——包括明太祖在前一年刚刚赐封的各地城隍(宋代兴起、元代封佑圣王,明以后按城市分级封为冥界地方神)。这是少有的原理主义祭祀政策,但在实际的执行中似乎并不像明太祖的政治改革那样彻底和具有对后代的影响力。万历时期,民间信仰已经十分活跃,最具代表性的是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明神宗授予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的封号。之后的清代也是类似,1680年(康熙十九年)清圣祖赐予海神妈祖“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称号。民间信仰之盛,是普遍的。在20世纪中期,浙江、江苏的村民仍然会从红卫兵的烧毁中将神像抢救出来偷偷祭拜;更不用说21世纪以来,福建很多地区在规划设计新的住宅小区时都要考虑预留设置祭祀庙宇作为配套设施。

l  医说中的两处咒语

宋代张杲,三代为医, 穷三十年编《医说》,分47门,记载病症方剂案例众多,是医学史上重要的著作。在《医说》卷五《修真秘诀》还介绍了安眠咒语“暮卧呪”:

暮卧常以手抚心,咒曰:“天灵节荣,愿得长生,五脏君侯,愿其安宁。”男一七遍,女二七遍,长生不病。

此外,还有卷四中的“咒水治哽”说,净器盛水,默念咒语后吹气如水,七次后患人立下。

l  密宗尸身法术

宋代杀人祭鬼的人祭之风盛行,与当时民间流行的密宗信仰有关。唐宋以来翻译的《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大黑天神法》、《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等中均有利用人骨、尸体等做法术的记载,例如取尸体置坛中念咒涂白芥子油,取坟间裹尸衣、以骷髅为器,甚至吃人心肝血肉的血腥描述。而所谓“方便为究竟”,为了达成佛和化度众生而变通行事、不受戒律束缚。

密宗在唐代中国传入较多,但随着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到宋代已经衰落,而将其中实践性的法术、器物融入了民间巫术中。除了咒语之外,再如“尊胜陀罗尼幢”。为唐代中土流行的一种特殊的石经,柱顶成莲瓣形,柱身八角形,柱上刻密宗经咒,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为多故名。该经传所谓破地狱的仪轨(尊胜法),在敦煌文献中抄得最多。

l  《洪州请断祆巫奏》

1023年(北宋天圣元年),洪州知州夏竦上奏朝廷批评当地巫传习妖法,愚弄百姓、谋财害命,甚至百姓敬畏巫觋、甚于国家法度。该文震动朝野,宋仁宗下令针对洪州巫风之外,全面取缔各地巫觋。

从这一案例又可见,宋代行政变迁中,路—州—县三级,路的权力较弱,再加之军、政、刑、财四权分立,的确有效控制了藩镇割据。尤其州、县长官由中央统一任命,且可以直接上奏朝廷,削弱大行政区的力量。夏竦作为洪州知州,属于江南西路,但可以直接上奏皇帝并得到朝廷认同,正说明了这一点。

 

 

北京市潘家园

20131011

话题:



0

推荐

华蝶清鉴

华蝶清鉴

9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人,远祖籍贯安徽省,大学毕业于北京的五道口技术学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现任职于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COO,Cuibar Of Office,翻译为办公室催巴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