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2年12月23日 14:13

重新发现地理学

重新发现地理学

 

本书的原版出版于1997年,是一个专门成立的委员会的专题报告。199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地理学学生增加较快,同时,地理学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方向如何,在这两大背景下,本报告的委员会组建于1993年,历经4年完成了这一报告。但报告的篇幅并不长,中译本的正文只有212页。

对于地理学,我们的印象中的概念大约就是地图、地名、区划分类。但对于山川河流、城市街道的认知,在信息化时代,已经全部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解决...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15日 21:08

西川记

 

写在前面:第一回来成都,前后两次总共四天,除了忙碌的工作,剩不下几个小时可以看看这个城市,一天早上到了趟华西医科的老校园,秋色雨露,温湿细润。印象很好。

 

气候。

成都是西南地区少有的平原腹地,天府之国的称谓来自其在穷山峻岭包围的平原,丰富的材料孕育美食,充沛的水源又很少泛滥成灾,宜人的温度和湿度,阳光充足不乏小雨的滋润。成都平原的确是中国西部少有的农业沃土,养人之地。从地理上看,汉末所谓...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01日 09:16

西南云贵记

 

2011年的下半年有机会多次来西南地区,算来到昆明有3次共8天、到重庆2次共5天、到贵阳1次共1天,但都是匆忙的商务之行,除了三份地图,只是在项目地和住宿地附近实地踏勘过罢了。虽然对这两座城市没有熟悉的认知和洞察的描述,但从春到冬四季都绿油油的色彩和温湿的空气却很令我向往。

中国的西南地区一般是指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个省市,其间的方言、习惯大体近似而又有不同,川渝、云贵可以分别。而昆明、贵阳是云贵...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20日 00:15

《中国思想小史》读后感

《中国思想小史》读后感

 

《中国思想小史》读后感

 

写在前面:常乃惪先生的《中国思想小史》是一部扼要有趣的小书,虽不是严谨著述之作,但思路畅快,真如葛兆光先生所评,是思想史而非学说史。有感,本作它诗,但思路不自觉转到此处,先成一副产品。胡乱作的,有些部分点像西江月,但也算不上。

 

华夏狄夷融变,源时陆海山川,

东夷智者阴阳生,哲思希腊空灵。

北南墨攻儒起,东海稷下学宫,

出者道家蝶梦醒,用法综集大成。

灿烂百...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12日 22:36

中国当代思潮

中国当代思潮

 

社会思潮的概念是较为大众化、群众趋向的,其实也就是意识形态,不过,意识形态这个词汇因为历史的原因,被赋予过不同的含义、现在用起来反而有些误解了。

在“文化大革命”时代之后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思想丰富的时期,虽然政体国体没有变化,当从执政党到社会大众,从政治领袖到知识分子,都有着大量的关于政治和社会的思考。关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分类,有不同的提法。有的认为可以简单的仍划作左派与右派,按照西方的政治光谱...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10日 23:35

胶东三市比较

 

写在前面:继续搬家,这是2009年写的了,现在看来直观上的东西应该都还成立吧,随着2010年以来烟台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烟台的城市面积快速扩张,可能其人口密度稍有下降了。

 

胶东半岛一般而言,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个地级市所辖范围,也有说包括潍坊的。在此,仅就胶东半岛的沿海大城市做一个比较,潍坊市不沿海,三市所辖县市也不单作讨论,所以在此只是基于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三座城市的范围而论。而在方式上...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01日 22:52

改造传统农业 附简评林毅夫讲座

改造传统农业 附简评林毅夫讲座

 

西奥多·舒尔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世纪下半叶盛极一时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改造传统农业》,是舒尔茨关于农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一系列著作中的一部,本身的内容非常简明,中译本只有32开本的175页。但正是舒尔茨关于农业问题的研究,以芝加哥学派的历史主义方法论,把农学问题引入了经济学领域。而舒尔茨和刘易斯在农业问题上所持观点差别很大,舒尔茨认为农业的发展需要资本要素的投...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27日 10:00

方向的疑问:中国城市向东?

 

写在前面:本文最早写在2007年,现在原文转贴过来并做了些补记。

 

最近的两年去过几个城市,由于是搞房地产,所以了解一些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概况。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城市的政府都向东搬迁?

这个现象也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中是否有何逻辑,我至今不能理解,在此把具体情况作个介绍。

首先是北京。北京市内有国务院各大部委、党政中央机关、全国人大政协、解放军武警各总部等众多中央机关,北京市市级各...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21日 21:40

哈尔滨:气候、文化、建筑

 

写在前面: 开始从原来的网站逐步搬家, 这是以前的一些文章, 记录着当时的想法, 也许有的认识太粗浅了.

 

在隆冬之际看看东北的冰城哈尔滨,但由于短期的升温而“不幸”没有领略到零下三十度的低温。

 

l  气候及相关

低温是一个北纬45度的城市,听起和北纬40度的北京差不多,但在地图上你会明显看到它们的区别,相比而言,哈市是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1月的平均气温零下22度,和北京1月的通常年份的极限低温差不多、...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7日 22:39

卫生的观念

卫生的观念

 

观念史的叙说方法大约主要是两种,一种把“观念”落实为“思想”,一种把“观念”落实为“词汇”。这与文学、史学乃至人类学的多种学派和学统有关,前者更像是通史的、逻辑的、不变的抽象统领众多的具体,后者更像是专门史的、分析的、变迁的抽象围绕不变的具体,不能完全一一对立但却有不少不同。

有关“卫生”一词的论述,更像是后一种类型。其论著的着眼点具体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大约一百年间,地点则聚集到天津...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7日 22:35

西藏问题,先有历史、再谈政治?

西藏问题,先有历史、再谈政治?

 

 

这本书是一个非藏学专家的著作,通过多种政治社会思想的对比来剖析西藏问题的概况,这里我选取其中一两个做粗略的笔记。汪晖教授是个比较擅长大篇幅构思的人,这本小书,其实是三篇长文的组合(尤其第一篇)。

先说看待西藏问题的立论角度吧。其实,对待有着复杂历史背景的任何问题,角度的选取往往决定所持的观点和判断的结论,“主义”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西藏地区以民族国家的形式独立的结论,同样如此。这来自于两种...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7日 22:14

鱼鳞图册与经济史

鱼鳞图册与经济史

 

诚如作者所言,鱼鳞图册是人类进入20世纪电子化时代之前最详细的地籍资料,也是最伟大而全面的一项社会管理工程,是学习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必修。我也在大量的经济史著作中见到学者对鱼鳞图册的引用,然而的确没有人系统专述鱼鳞图册。本书也是赵先生晚年了却自己的心愿。引用鱼鳞图册的人很多,但直接研究材料的却不多,大多是从方志转引,误解颇多,就连何炳棣先生也会有很多完全错误的认识(所谓洪武派国子监生157人赴浙西查...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7日 22:12

新自由主义简史

新自由主义简史

 

这是一本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史,述及内容不过20世纪的百年左右,内容偏于经济政策、意识形态和一些经济结果更多于学术理论。资本在做的事情是经济,但其目的是意识形态,这才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本质差别。所以金融并非一刀切的都属于虚拟经济,而在于目的,这也是银行家和资本家的差异。

从20世纪的一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活力、社会构建都在遭遇挑战,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蓄积的力量,以及韦伯社会学对资本主义世...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7日 22:10

周边看中国与中国杂议

周边看中国与中国杂议

 

写在前面:这是葛兆光教授的一本2011年新书,读下来只是觉得还不够痛快,对很多问题都展开论述了,但如此有趣的题目,要是能写成一部通史型的大部头著作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以下是一些散记了。

本书大约告诉我们三个事情:其一,具体破解“中国”的概念的观念史的一些问题(不是连续的系统专著)。其二,介绍到很多本课题的研究史。其实,最近至少十余年间,“换一个角度看中国”成为国际史学的前沿话题之一,再有就是追...

阅读全文>>